2024年,中支市场进入分化与调整的新周期,中支产品特质打造、中支消费选择、中支发展风向、终端态度皆发生了变化。中支品类自2016年发轫以来,历经八年高速发展,为行业带来发展的活力与信心。
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风向渐有改变,并在今年愈加明显。长江流域作为中支烟开发与消费的集中区域,可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最能深刻感受当下的中支脉搏。
一、长江流域中支市场众生相
长江流域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在卷烟消费体量、消费结构、潮流动态上具有其他区域无可比拟的优势。中支品类在八年的发展过程中,保持了量价齐增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从创新产品到大众消费品,从市场细分到增量主力的角色转变,中支市场变化的大本营就在长江流域一带。
从生产端来看,长江流域上的烟草企业大多都有自己的中支烟,并在全国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其中,重庆中烟在2019年提出中支烟战略,聚焦中支品类打造,天子(中支)销量已超十万箱。
湖南中烟的芙蓉王(硬中支)为品牌高端化找到了基座和支点,提高了品牌的活跃度;
湖北中烟有黄鹤楼(1916中支)、黄鹤楼(视界)、黄鹤楼(峡谷情中支)、黄鹤楼(硬奇景)爆珠等,为品牌结构提升做足了支撑。
江苏中烟有苏烟(晶彩中支)、苏烟(彩中)、苏烟(多彩中支)、苏烟(五星红中)等,上海有中华(金中支)和中华(双中支),浙江中烟有利群“楼山天”系列、利群(阳光尊中支)、利群(阳光青中支)等等。
从消费市场来看,长江流域各城市的中支烟表现相对活跃,为激发当地卷烟市场活力、提升卷烟品牌竞争力、践行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比如,在长沙市场,芙蓉王(荣耀中支)、利群(阳光青中支)、白沙(和天下尊品中支)、云烟(中支小重九)等品规众多,中支消费的规模与结构相对较高,产品溢价能力较强,在中支消费分化之际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中支分化,市场状态各不同
当下,受中支产品端、市场消费端的影响,中支烟正进入深度调整期,在结构、文化、品牌等多方面出现分化。
结构分化
中支烟从三类烟的“老巴夺”、长白山(迎春中支)起步,遇中华(双中支)、中华(金中支)的强势引领,转而进入高端市场。此后,中支烟在300元—600元价位段迎来品规数量的大爆发,带动400元、500元价位热度提升。
从去年开始,理性消费回归,高端高价消费收缩,中支烟结构开始两极分化。其中,高端中支烟和普一类中支烟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表现更为活跃;高价位中除了“金中支”“尊品中支”等少数产品表现良好,其它品规在销量、增量、发展前景上都不尽如人意。高端中支产品则陷入动销放缓、库存增长、价格疲软的境地,市场表现不温不火,给零售终端经营带来较大压力。
产品分化
中支产品在相似的行业背景、相近的时间范围内群涌出现,在历经几年的大浪淘沙后,如今的市场态势已各不相同。
在高价位市场,中华(金中支)和天下(尊品中支)表现优异且稳定;在高端烟市场,云烟(黑金刚印象)、玉溪(中支境界)、中华(双中支)、黄鹤楼(硬奇景)爆珠、芙蓉王(硬中支)凭借品牌知名度、品质王道而出圈;在普一类,利群(楼外楼)、天子(中支)、黄金叶(商鼎中支)表现活跃。这些产品,是中支市场的活力产品,也是有前景的中支产品。
特质产品、头部品牌市场价值凸显
在文化、品质、品牌等方面具有特色且综合产品力不错的中支烟市场表现活跃,口碑持续上升。如利群(山外山)追求内心自由的人生态度、黄鹤楼(视界)“涡轮增压”的设计、芙蓉王(硬中支)双腔保润、中和舒适的品质等。
随着消费者愈加理性和挑剔,具有特质化的中支烟将走得更远。在品牌上,部分品牌依靠中支产品乘风而上,在销量、结构、市场影响力上有了明显提升。
中支分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支烟由支型带来的新鲜感逐渐消失,中支普适化之后需要持续推进品类创新,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要。但目前市场上在销的产品区隔性不大,在理性消费的背景下,出现动销放缓、库存积压的现象也在情理之中。
二是中支烟理想的消费逻辑并未完全转化为现实,细支烟的消费逻辑是“少抽一点,抽好一点”,常规烟是高香气与高满足,中支烟理论上是位于两者之间。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说,中支烟并未能完全达到这一理想效果,给予消费者“轻松、舒适、满足”的感官体验。大浪淘沙,始得真金。中支消费分化之下,也在倒逼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三是部分中支的消费体验不够好,如宽版中支单包采用“双排双十支”、双腔隔断式设计的烟包设计。因为烟盒过于宽大,会出现携带不方便、拿取不方便、烟支容易掉落等问题。再如,长江流域调研中,零售户反映中支产品数量多,缺乏独特卖点,产品上市后培育不到位,消费认知度不高,零售户培育信心不足等问题。
三、中支调整,阳光总在风雨后
对于行业而言,阵痛期是一种考验,考验的是品牌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境界,此时尤其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参考细支品类发展的经验可以得知,只有大浪淘沙之后中支才会焕发出新的光彩。在中支分化新周期,品牌一方面要把状态调整好,在节奏优化、产品提质改造上做好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建设、技术升级、品质提升、场景打造、营销体验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进行多维的特质打造,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辨识度,塑造“三感合一”的特质化产品。
未来,狭路相逢综合优质者胜。相信中支品类在经历分化、调整后,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