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卷烟工业韶关厂新卷接包车间,“沉寂”42天之久的设备响起轰鸣声,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加大马力运转……“变化真的太大了!”跟班管理员唐志荣说。
一支敢拼的队伍
42天的技改周期看似很长,但在联合工房10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往往有十几家单位、几百个工人同时施工。
车间不仅要完成18台套卷接包机组的设备清洁、标记、拆解、搬运、油漆翻新,还要做好办公室、质检室、维修房等一系列辅房搬迁工作,高强度建设与快节奏生产交织,是该厂建立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技改项目。
期间,卷接包车间多轮次组织相关方、车间骨干、搬迁相关人员举行会议,就搬迁方案、搬迁清单等反复进行协商探讨。
维修师傅们克服新老工厂地域、时间上的双重困难,坚持新老工厂两地随叫随到,在保障正常生产的前提下,确保搬迁安全、优质与高效。“要非常细心,你别看机器很大,有时候少了一个零件,都运转不起来,我们全员打起十二分精神。”设备管理员王伟强说。
技术改造中的新卷接包车间。黄义权摄
一次技术技能提升的机会
炎热夏季,在卷接包车间新工房36℃的环境下,不时传来设备启动、对讲机沟通、故障报警、输送带运行的声音。
从条包提升到装箱机入口,都是新安装的设备,为减少条包表面刮花的现象,车间想方设法、精益求精,安排人员逐条通道进行测试。就连收集机的C型通道上的一点小毛刺,都要用手触摸检查,一旦发现毛刺,安排人员打磨处置,直至消除。
“一定要注意细节,我们设备调试生产出来的条包,全部分牌号做好标记,用来跑条包输送带,减少正式生产时的刮花现象,保障产品质量。”车间主任徐媛媛说。
车间还充分运用技改平台,引导员工积极参与设备拆解、搬迁、运输、安装调试工作。今年5至7月,车间组织大大小小28场培训,近600人次参加。
卷接包车间副主任姚景扬表示,青年维修工、操作工深度参与到设备搬迁工作中,可以掌握设备定位对位、气路、管路、油路、调试故障排除等一系列知识和技能,促进他们在实战中“长筋骨”。
顺利投产的新卷接包车间。黄义权摄
一个新的起点
除了提升设备运行效率,车间在人员调配上充分考虑员工家庭、身体素质等情况,合理调整生产模式,党员骨干、技术能手见缝插针解决停台设备的一些复杂问题,确保第二天生产的连续性。
技改期间,工艺、设备等部门积极与车间一道,对交换站信号、风送管道等进行系统工艺测试及验证,通过高效沟通协作,将“精雕细琢”贯穿改造每一环节。一个月内,沟通信息超过3000条,解决了360多个设备运行故障和质量问题,有效提升设备运行效率。
“看到机台各项数据逐渐稳定受控,我们对新工房顺利完成生产任务更有信心。”质检组组长陈国军说。
新工房顺利投产,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转折点,一间工艺技术更加成熟、工艺布局更加合理、物流线路更加顺畅的新工房在一点一滴的匠心打造中亮相。
此时此刻,第二阶段的技改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