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车辆预计5分钟内返场。”“4号车辆卷烟装车完毕,可以出发。”“7号车辆开始出场配送A05线路,预计6小时后返回园区。”……近日,在福建省莆田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调度室内,播报声此起彼伏。
发出播报声的,是莆田市局(公司)历时两年研发出的物流配送综合智能调度平台。其作为柔性配送模式应用推广的重要辅助工具,为园区物流配送工作提供决策辅助。
今年以来,莆田市局(公司)坚持“全面感知、数字驱动、智能管理、智慧决策”的实践理念,利用物流配送综合智能调度平台的“一个中心、一张榜单、一张地图”,采取柔性配送模式,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和物流配送运行模式,助力实现物流运行提质增效的目标。
物流配送综合智能调度平台由物流数字化管理中心和数据透视模型组成,具有响应及时、实时反馈、动态调整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调度人员依托物流数字化管理中心可以直观追踪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及实时位置,精准预测车辆返回园区时间。数据透视模型打破传统的车辆、人员与线路一一对应的模式,基于弹性预设、动态生成原则,按预设阈值对动态任务组车的配送数量进行科学调控,配送任务组车实现柔性化,助力实现车载利用率最大化。柔性配送模式应用后,每辆配送车仅需保留一名对该线路熟悉的送货人员,再根据当前待命人员情况,由物流配送综合智能调度平台动态生成新的送货组合,最大限度提升车辆、人员的机动性。
让数据“多跑腿”,让决策更科学。
物流配送综合智能调度平台还能根据送货车辆的送货进度、返回时间,对返回车辆及人员进行在途即时规划,弹性高效地调度送货人员。“以前需要4~5个人在园区门口对返回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编排,现在依托调度平台只需要2个人根据系统数据就能实现更合理、更高效的作业调度,配送调度效率提升超50%。”配送中心员工张剑雄说。
为进一步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莆田市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设置了“个人积分制配送榜单”,调度平台按照当日、次日和城区、郊区的基础分组原则,从配送里程、配送户数、配送数量、额外工作4个维度进行综合建模,依托调度平台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在安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个人积分考评制度。
每趟次的配送任务均由系统计算数据后发布,后台会根据送货进度和员工对路线的熟悉程度科学预排送货任务。额外工作任务包括协助装车、卷烟整理等工作,员工可以主动认领工作任务积累积分。此外,调度平台会对员工的工作状态进行追踪,持续工作4个小时后台会自动发布强制休息提醒,若出现违规驾驶、疲劳驾驶、违规作业等行为将扣除一定的积分,并进行通报和谈话,营造了车组内相互监督、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依托“个人积分制配送榜单”,配送人员对每日完成的工作量、自己的任务进度一目了然,能够更好地安排工作。“我们设置榜单的出发点是在确保安全配送的前提下,选树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先进典型,激发全体员工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热情。”物流配送中心副经理苏志欣如是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切实减轻工作强度,莆田市局(公司)将前期积累的线路信息、客户位置等数据录入调度平台。调度平台通过不断地深度学习和分析修正,构建起了城区联动配送网络地图,将城区市场进行网格化划分,对每条线路的区域属性进行合理设置,以“相邻就近”原则对线路组合进行校验,避免出现迂回线路。配送人员在设备中输入计划配送的客户编号,系统自动规划最优配送路线,并且调度平台的移动终端侧会在配送人员即将到达客户签收地点前推送店铺方位和门头照片,减少了配送人员走街串巷找店铺的时间。
自物流配送综合智能调度平台上线运行以来,莆田市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在配送高峰期减少4名配送工作人员的同时,可实现配送量增加30%,日均出车趟次同比增加25次,实现物流配送的高效运转,减少了配送响应时间,切实提升了物流工作质效。